訪問量:61 次發布時間:2022-04-21
進一步了解產品詳情,咨詢:15537156339
工業污染場地修復工程技術的選擇隨著修復工程的實踐積累、對場地污染特點的研究深入和行業整體提升發展,由原來技術選擇的單一性、不確定性轉變為目前對復雜工業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選擇制定的科學化、多元化、精細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階段:
萌芽期是2004-2008年,這個階段國家出臺了一些修復相關的通知、意見開始起草導則、規范、標準,上海世博會場地土壤修復工程、北京化工三廠土壤修復項目、北京市紅獅涂料廠土壤修復項目、北京染料廠污染土壤修復項目等大型典型項目接踵而至,大部分從業人員還處于修復技術和工程實施的學習到實踐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絕大部分項目都為異位修復項目,修復技術多為固化穩定化與焚燒技術。
起步階段是2009 -2013年,這段時間大量重金屬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項目出現,技術選擇單一固定為固化穩定化后安全填埋,行業內對藥劑、設備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但是工程實施藥劑、設備供應商企業數少、質量良莠不齊,由于對于施工積累的不足,大量項目投加的藥劑都是過量的,對于修復目標的制定也非常嚴格。2009年,國家科技部設立了第一個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發項目一典型工業場地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和示范,資助土壤淋洗、熱脫附、土壤氣提等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研發與工程示范,這標志著我國工業企業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發展的開始。起步階段的后期,由于超深、高濃度有機污染場地的出現,原位修復技術嘗試應用。
2014至今是行業快速發展的階段,國家層面出臺了大量政策、技術導則、法律法規,同時經過萌芽期和起步階段的大量技術、工程積累, 對于修復技術的選擇更加的多元化,場地多根據污染情況與地層情況選用組合式的修復技術,原位化學氧化、氣相抽提、異位土壤淋洗、固化穩定化、異位熱脫附等技術日趨成熟;藥劑、設備專業供應選擇性也更多,特別是原位熱脫附由國外引進的技術、設備等,在國內經過1-2年的發展實踐后,已經能夠實現國產化,設備系統建設、運行調試和運營專業隊伍也逐漸建立,對于工業污染場地的修復也從一味追求嚴格目標值轉變為關注環境風險的修復策略,嘗試更多的風險管控類的修復技術。
鄭州德森環境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