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量:125 次發布時間:2023-01-10
進一步了解產品詳情,咨詢:15537156339
分析重金屬土壤污染危害性以及現有治理方式有助于技術人員從總體上了解重金屬土壤污染治理的基本情況,吸取經驗,為下一步土壤修復技術的應用明確方向。
從相關科研機構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受到Pb、Hg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為2000萬hm2,約占總體耕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重金屬對于人體有著極大的威脅,極易誘發癌癥等各類惡性疾病,例如20世紀60年代日本富山縣爆發的“痛痛病”,就是較為典型的重金屬中毒案件,而痛痛病的爆發與當地土壤污染有著直接關系。近些年來我國重金屬土壤污染事件頻發,廣東韶關鎘超標、湖南株洲鎘污染、湖南武岡市百名兒童鉛超標,重金屬土壤污染的危害性及高頻性要求政府主管部門及相關企業必須做好污染治理與土壤修復工作。與其他土壤污染不同重金屬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及不可逆轉性等特征,重金屬在土壤中的不斷富集,不僅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影響農作物產量,同時還會對地下水體造成污染。
目前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治理大致可以劃分為兩種方式,一種為去除,一種為固化。 去除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重金屬從土壤中分離,達到修復土壤的目的;固化則是將重金屬限制在某一區域,以降低污染的危害性。近些年來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重金屬土壤污染治理逐步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化學、物理、生物等治理方法不斷涌現,大大提升了重金屬土壤污染修復能力有效控制了重金屬士壤污染的分布范圍,降低了環境風險與健康風險。為了進一步做好重金屬土壤污染修復工作,技術人員應當在吸收借鑒目前治理方法的基礎上以現有的技術手段為支撐,持續優化技術方案構建高效的重金屬土壤污染治理機制。
鄭州德森環境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