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量:33 次發布時間:2023-11-29
進一步了解產品詳情,咨詢:15537156339
土壤污染的危害雖不及大氣污染、水污染顯性,但污染一旦形成幾乎不可逆,且將進入食物鏈中循環,用“隱形殺手”形容毫不為過。我國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工作在國際上起步雖晚,但近10年來,一些先試先行的修復區也取得了初步成果,部分農用地重新有了綠意。
從環境污染治理的客觀需求上看,中國土壤修復市場潛力巨大。而修復后的土地如何利用,近年來也成為諸多土壤污染修復示范區的關注焦點。
土壤污染防治“技術壁壘”阻礙了社會參與
一方面,土壤污染具有累積性和潛伏性,早期難以發現。污染物在土壤中經過長期累積形成土壤污染,其后果往往要通過食物鏈放大效應后,由植物、動物或人體健康狀況才能反映出來,從產生到發現危害需要的時間較長。而且,土壤污染隱蔽性較強,一般要通過專業監測才能獲取污染的實際情況。除非是污染程度重或具有特異色味的污染物, 否則很難被發現,這使群眾舉報土壤污染比較困難。
另一方面,土壤污染治理專業技術性強,增加了社會參與的難度。多數公眾參與土壤修復決策有限,難以準確認知土壤修復的目標、技術與修復方案等。而且,由于對土壤環境問題認知有限,尚不能從風險角度來科學認識污染物的危害與控制手段。面對土壤污染或突發環境事件時,多數公眾缺乏準確的判斷和分析,易盲目“跟風”。
德森環境認為各社會組織積極有序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包括參與對土壤污染源、企業排污行為和污染地塊的監督,以第三方的角色代表公眾參與污染土壤修復項目實施和驗收等,不斷擴大參與廣度和深度,有效推動土壤環境治理工作。
鄭州德森環境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